刘亚萍
(郑州
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作者简介:刘亚萍(1993,8-),女,河南遂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该文以分析建设高校阅读文化的意义为切入点,提出要以全面提升高等
教育质量为方向,促进校园环境与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策略:其一,完善教育视角下进行高校阅读文化体系建设,夯实物质文化基础,丰富精神文化内涵,强化管理文化保障;其二,发挥图书馆这一物理环境在阅读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全面的阅读与教育服务,集中展现高校教育特色和阅读文化内涵;其三,打通教育与阅读文化互动的微循环,建设阅读平台,提高阅读质量,组织多种阅读活动,使阅读文化影响下的校园教育环境建设日趋完善。以期为高校管理与建设工作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阅读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图书馆;微阅读;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5(a)-0148-04
观看、欣赏字面含义,诵读、朗读文本内容,是个体认知世界与自我的科学活动,是推动人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的实践行为。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围绕阅读文化开展,可以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满足其学习成长需求的物质基础,在精神层面又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行为。该项工作既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途径。考虑到影响文化建设的媒介形态、社会环境、教育导向和个体差异,高校要确保阅读文化的建设工作是分层次开展的、系统的,能充分体现校园教育特点,顺应现有教育革新趋势。
1 完善教育视角下的高校阅读文化体系建设
1.1 夯实物质文化基础文化作为精神形态领域的概念,需要通过一系列物质形象表现和逐步完善。高校在推动校园环境与阅读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基于教育需求,改善现有的物质条件,给学生、
教师进行阅读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首先,在校园阅读氛围方面,要做到对环境、景观的合理化设计,要体现特色的阅读文化、教育精神,引导个体通过阅读强化内心的理想信念。比如,划分出彰显特定文化传播内容和阅读指向的区域,为其赋予特定的名称,如:德斋、体斋、美斋,指向学生通过阅读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劳素养。或结合学校校训、口号,命名教学楼、道路,如象牙塔、才智路等,既传播了阅读文化,又使学生时刻包裹在浓郁的教育与阅读文化氛围之中。其次,学校要打造完善的阅读物理体系,充分利用教室、宿舍、食堂,构建立体化、多样化的阅读中心。学生可以时刻在长廊、告示板、展示墙、教室角等碎片位置,阅读、学习不同的内容,收获不同的信息。通过持续性传递阅读要素,逐步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意识形态发生转变,将其塑造为阅读文化中的个体,和传播文化、主动学习的主体。
1.2 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阅读文化,文化的具体表现,以及阅读与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关系。高校将该种精神文化的塑造重点放在丰富内涵方面。
首先,要让
大学生构建健康的、正确的阅读观。适当将阅读文化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在思想政治专业课上增加,阅读与成长、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与文明传承等主题课程;也可以引导各专业学科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增加阅读健康、阅读心理、职业成长与文化汲取之间关系等内容。透过不同学科视角,把握学生“三观”与阅读观之间的联系,用教育总开关的正确开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通过阅读构建精神支柱。其次,高校要通过教师的行为、品格、习惯、素养,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高品质文章、资料、素材等形成的文化积淀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教师组织的阅读技能比赛、阅读分享、诗歌朗诵等活动,将个人的形象气质、人生体会、专业成长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透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真切感受到阅读的作用
[1]。最后,要不断给学生推荐并更新阅读清单、阅读计划、阅读导航。引导高校学生阅读,了解本专业的、自己感兴趣的高品质材料,既能提高学生鉴赏文字的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文学审美情趣。将学校所倡导的阅读文化理解透彻,并贯彻到日常的学习行为之中———对课外阅读有兴趣,通过阅读提升综合素养。
1.3 强化管理文化保障阅读文化的日渐成熟,离不开高校管理工作理念的革新,和确保阅读与教育顺利衔接的相关制度。在组织文化层面,应做好学科、院系之间的协作,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党建等组织的作用,打造区域联合的、有特色的阅读文化引导架构。定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宣传国家方针、路线、政策、章程,创新创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让学生透过阅读中外名著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要通过阅读文化引导小组,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在充分认知到家庭文化氛围对学生阅读心理、行为的影响之后,利用家庭阅读活动、阅读家风建设、高校开放阅读日等,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感受到阅读的积极作用,并将学校阅读文化的精髓传递至家庭小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长久阅读习惯。另外,要积极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打造互通有无的阅读文化互动机制。比如,定期开展高质量出版商进校园、阅读服务进高校活动,或推动校园图书馆与政府公共图书馆、资料馆之间的合作,使更多优质阅读资源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制度文化层面,要在《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的指导之下,以规章的方式对建设高校阅读文化进行系统层面的引导。明确学生享有基本阅读权、受教育权,和高校应承担保证学生该方面权利的义务。指明各部门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利用问责机制推动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协同。并对如何评价阅读文化的开展质量、各主体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标准化确认。
2 发挥图书馆在高校阅读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1 重视阅读文化环境下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图书馆是校园阅读文化的物质组成,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代表之一,其要发挥对大学生阅读心理的建设和教育作用,让学生形成重视阅读的意识,对阅读学习抱有严谨认真的态度。要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完成规则教育在文化中的渗透。例如:可以通过特色文化书签、桌面立牌等,让学生成为安静、清洁、文明图书馆文化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水平,塑造健康的阅读心理环境。或者利用馆内月度读书数量明星、跨度人才等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在良性竞争中多读书、读好书,学好、用好知识,拓宽眼界。
在馆内文化展现方面,应当从空间规划角度,融合校园整体阅读文化,或体现教育价值导向。比如,在建筑外观、内部格局方面,参考传统文化阅读长廊等的整体范式,营造有古典特点、教育特色、校园风格的主题阅读区。在空间醒目位置张贴人生信条、阅读指南、行为准则、社会核心价值、传统文化的符号或标语等,持续对学生学习观念进行内在熏陶
[2]。
在软文化打造方面,通过选择有专业知识背景、综合能力、良好服务态度,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规律相对贴近的工作人员,让学生身边环绕有君子之风的学习对象,更加直观地呈现学校重视阅读、推崇学习与成长的管理理念。
2.2 重视阅读文化建设中教职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在营造校园阅读文化,完善以阅读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体系时,不应忽视教职工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其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首先,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阅读需求,比如,对个人成长类、教学质量提升类、学校现代化管理和数字化改革等方面的书籍更感兴趣,扩充图书馆容量,增加该类书籍的比重,均衡阅读文化要件比例,为教育质量提高中的人才素养提升模块注入阅读养分。并将图书馆网站与学校教师学习、教研等网站链接在一起,增加在线搜索的目录和板块,方便教职工使用,提高其使用电子阅读服务的体验感,改变其阅读习惯,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网络学习观念,塑造正向的数字化教育与学习风气。
其次,主动向教职工群体推送馆内阅读文化活动、教育讲座等信息。在学校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和图书馆公告板上,展示最新扩充的书籍类目,可线上线下阅读、参与新书阅读活动等不同方式。既深化图书馆在优化文化环境中的服务作用,又引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将自己获得的知识,通过类似的、多样的方式传递给他人。从而,共同构建校内阅读圈,形成知识互联互通的良好教育网络。
2.3 重视个性化阅读服务的提供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想要吸引学生走进来读下去,受益于阅读活动,还需要认真分析新时代阅读文化的特征,尽量为学生、教师等群体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满足供需关系,丰富阅读文化形态
[3]。
比如,考虑到学生对碎片化信息的接受习惯,可以依托图书馆的强大资源,呈现碎片化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渠道资源,提高其精神生活品质,构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文化和教育服务体系。立足于打造浏览、阅读、聆听的立体文化教育空间,在以下几方面着手:打印图书资料中的精华部分,将其张贴在教室、行政管理办公室,帮助不同群体在短暂时间内快速获取有益内容,并产生了解整本书、整篇文章的想法,并主动与伙伴交流想法。发挥电子类图书的积极作用,将阅读整本书变为具有阅读清新有趣、“分量”十足、有吸引力等特点的公众号文章、博客、电子书。利用广播站和图书馆互动系统,通过朗诵、播报活动使文字声声入耳。前期在校园内发起“我阅读我推荐”的投票活动,让学生选出校园阅读计划中的明星书单,自荐或推荐阅读达人,再利用课余时段读一读文章或图书中的一个章节。不拘泥于教育与阅读的某一种特定形式,给不同主体都带来良好成长体验。
3 打通教育与阅读文化互动的微循环
3.1 塑造延伸阅读与教育触角的微平台保证阅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更适宜,应考虑大学生现有生活方式,使文化“落地生根”。首先,要建设微平台,改变微观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应当研发、设计定点微阅读App或其他终端,促进纸质图书馆资源和微阅读形式的融合,构建网络学习与阅读文化环境
[4]。学生在平台注册之后,可24小时自主获得不同的阅读载体和内容、观看阅读历史、记录阅读心得,并在线将有趣、有用的内容推荐给好朋友,通过共享文化的观念不断提高微平台受众群体基数。其次,在平台外观设计方面,要体现高校的阅读文化和教育导向,增加文化现象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自学态度。最后,做好平台系统规划,增加便捷检索界面和网络阅读社区的建设,鼓励学生在微阅读小组之内进行认知探讨、经典扩散
[5]。
平台还要体现“大数据+”背景下阅读文化的传播优势,做好现代和传统的融合。例如,不断更新校园新闻:阅读活动信息,书友会、读书会资源,学生、社会和时代阅读热点问题。尽量及时编排不同群体感兴趣的、有校园特色和文化亮点的在线读物,增加微平台吸引力。灵活推送与专业、学科、课程教育相关的阅读资料、慕课消息,充分实现阅读推动教育,教育深化阅读
[6]。
3.2 构造细化的阅读与教育互助空间强化阅读文化与教育属性,应不断提高微资源的质量,靶向文化建设需求和学生人生教育、规划目标,以微观系统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第一,要重视经典阅读素材的扩充,尤其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将文化观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7]。在书香校园、健康阅读、快乐教育的大环境下,不断通过灵活的、随机的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品位,构建个人阅读文化基础,使其逐步从功利性阅读学习变为深度自我提高。如若将经典以碎片形式分割,要注重分割中的整体性,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社会活动规律等,划分特定的文化呈现章节,并进行阅读提醒,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8]。
第二,可适当开设网络阅读或个人素质培养等课程,结合阅读文化的建设需求、各专业的教育特点,利用在线诗词分析、国学经典、书法文化、儒家经典等线上课程,让学生对阅读的价值、阅读与当代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不仅对不同形式的阅读感兴趣,更通过主题课程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朋友,深化彼此的阅读理念,升级阅读技巧,对读书有信心
[9]。
第三,要结合微博、微信渠道传播的微电影、微文学等特点,规避阅读文化构建的负面问题。例如:不能为了吸引学生阅读而做电子阅读材料的标题党,要使书籍或文章的推荐用语既精炼简洁又生动有趣,与主题文化相关。展现学校的阅读文化核心价值,塑造健康的教育形象
[10]。
3.3 利用活动扩大阅读文化与教育的影响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落实教育实效影响的主要途径。在传统的名师讲堂、写作大赛、读书沙龙等活动形式的基础上,阅读活动要体现集中性、数字化特点
[11]。例如:在不同平台上定期组织阅读文化的话题共享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每一期阅读计划、分享学习心得,深化文化理解,并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将该种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或者利用在线读书沙龙、座谈会、书画展示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与更多、更广泛的主体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深入挖掘个人的阅读兴趣。重视阅读文化的传播,利用校园剧本创编、在线知识分享、阅读比拼、传统文化微视频剪辑等,让学生既展现个人的阶段性阅读成果,又看到专业知识、业余爱好与阅读的联系,发现个人潜能,在获得良好效能感的同时推动阅读、学习热情的不断深化。
4 结语高校阅读文化建设,要以深化教育质量为前提,确保物质文化层面的阅读条件丰富、途径多样;精神文化层面的阅读观念、态度、思想正确。考虑到实际需求,要在有规律、有保障的管理之下,充分发挥人、环境、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教职员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更全面、更生动的阅读资源,在个性化、灵活化、趣味化和专业化的阅读和教育服务的支持下,既理解阅读的价值、作用,又通过个人行为,主动成为学习、继承和发扬校园阅读文化、教育理念的个体。
参考文献[1]刘艳萍.以儿童阅读为核心,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2(3):21-22.
[2]李文晶.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2(2):169-171.
[3]许盈,马扬,杨建,等.图书馆服务校园廉政文化教育建设的作用与路径探讨[J].
办公室业务,2022(19):168-170.
[4]鲍玉静,徐若彤,侯涤非.河北省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现状及阅读推广路径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22,35(5):59-62,82.
[5]聂洪莉.浅析文化建设助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效与体现———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众文艺,2021(11):146-147.
[6]李道云.高校基于文化传承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探讨[J].
文学教育(上),2021(7):118-119.
[7]王薇.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J].当代
教育科学,2021(3):封2.
[8]明均仁,陈晓禹,陈蓉.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21,41(12):87-94.
[9]朱忆天,李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72-75.
[10]瞿懿韬.和谐文化建设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规律研究———评《和谐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7):236.
[11]郑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1(7):64-69.